來源:競爭力論壇
作者:秦茹靜研究員
2024年4月,金監局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發改委聯合發布《關于深化制造業金融服務 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5號文)。這是繼2022年7月發布的《關于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》后,又一引導金融機構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磅通知。
5號文共十七條措施,進一步明確了制造業金融服務的重點任務,從優化金融供給、完善服務體系、加強風險防控等方面,引導金融機構把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。
圈定四項重點任務
從監管要求看,金融加大對制造業的信貸投放力度仍是政策方向。
5號文圈定了支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、支持產業科技創新發展、支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支持工業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四項重點任務。
近年來,融資租賃行業加大了對綠色經濟、先進制造業、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實體經濟領域的支持力度。《中國金融租賃行業發展報告(2022)》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末,綠色經濟、先進制造業、戰略新興產業業務余額分別達7560、1737、4400億元。
多年實踐證明,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正是融資租賃行業的優勢所在。在推動制造業企業技術改造、設備更新,帶動產業升級、促進產品銷售、緩解市場主體資金壓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。
對于制造企業來說,資金問題往往是制約數智化設備升級的關鍵因素。而融資租賃作為一種創新的融資方式,與傳統銀行信貸相比,更貼合制造型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金融需求,緩解企業資金壓力。同時能夠有效解決廠商的資金流轉問題,促進廠商銷售,加速其產品的循環和更新換代。
此外,融資租賃能夠與制造業“鏈主”及重點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,促進完善產業鏈上下游合作體系,進一步擴寬制造業企業融資渠道、豐富產融結合形式,優化資源配置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。
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
(六)著力支持工業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。銀行保險機構要加大對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支持力度,強化對智能裝備、數字基礎設施、工業互聯網新業態等領域的金融服務,支持制造業“智改數轉網聯”。大力推動綠色金融發展,支持工業領域碳減排、綠色化改造、資源節約高效循環利用和綠色能源體系建設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等政策,加大對工業綠色轉型的中長期資金支持。有序退出制造業“僵尸企業”,盤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資源。保險公司要發展科技保險、新能源保險、氣候保險等業務,發展和推廣網絡安全保險,提升保險保障水平。
金融支持工業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是5號文亮點之一,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方向。5號文第六條提出大力推動綠色金融發展,支持工業領域碳減排、綠色化改造、資源節約高效循環利用和綠色能源體系建設。
近年來,租賃行業服務制造業綠色化發展取得積極成效。根據《中國綠色租賃年度發展報告(2023)》顯示,2022年底我國綠色租賃總體規模達到1.45萬億元,金融租賃為7560億元,融資租賃約為7000億元,上海、天津綠色租賃規模合計占全國規模總量的七成以上,資產集中于清潔能源、基礎設施建設、環保產業、綠色交通等領域。
另外,專家表示,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等政策,加大對工業綠色轉型的中長期資金支持。
相關數據顯示,綠色租賃債在市場上保持了較高的活躍度。2023年,31家租賃企業合計發行90支綠色債,發行規模合計704億元,同比增長55%、41%。其中,碳中和債合計發行35支,發行規模合計354億元,同比增長40%、56%;藍色債1支,發行規模3億元,同比下降67%、68%。
5號文給租賃行業帶來機遇
從某種意義上說,5號文釋放出加大對制造業金融支持力度、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制造業精準性和有效性的政策信號,有利于引導融資租賃以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,把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制造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發展。
(四)著力支持產業科技創新發展。銀行保險機構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完善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科技投融資體系,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,助力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。積極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、創新型中小企業、高新技術企業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、企業技術中心所在企業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、承擔國家科技重大項目的企業等經營主體創新發展,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攻關突破。保險公司要大力發展科技保險,提供科技研發風險保障產品和服務,完善攻關項目研發風險分擔機制。銀行保險機構要圍繞制造業關鍵領域中試服務,探索個性化、針對性的支持方式,與中試機構合作開展相關保險業務,支持科技服務業加快發展,促進科技成果加速轉化。
(五)著力支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。銀行保險機構要加強對傳統制造業設備更新、技術改造的中長期資金支持,發揮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專項工作和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,促進金融資源和產業轉型融資需求高效對接。助力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,聚焦信息技術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、車聯網、生物技術、新材料、高端裝備、航空航天等重點產業,強化資金支持和風險保障,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信用貸款規模。優化制造業外貿金融供給,強化出口信用保險保障,支持汽車、家電、機械、航空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等企業“走出去”。保險資金要在風險可控、商業自愿前提下,通過債券、直投股權、私募股權基金、創業投資基金、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等多種形式,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長期穩定資金支持。
當下,由于金融服務制造業資源投放不平衡等問題,大部分處于初創期、成長期、研發攻堅期的科創中小微企業存在“融資難、融資貴”的問題。5號文第四條提出要積極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、創新型中小企業、高新技術企業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、企業技術中心所在企業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、承擔國家科技重大項目的企業等經營主體創新發展。
服務領域上,5號文第五條指出加大對基礎零部件、基礎材料、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等薄弱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。聚焦信息技術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、車聯網、生物技術、新材料、高端裝備、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。支持汽車、家電、機械、航空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等企業“走出去”。
基礎零部件、基礎材料、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是在脫鉤斷鏈的國際逆流背景下,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薄弱領域。這些薄弱領域的技術難度大、投入成本高、見效周期長、覆蓋范圍廣,更需要金融給予重點支持。
(九)加強金融服務對接。銀行保險機構要加強制造業企業走訪和產品推介,扎實開展“一鏈一策一批”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等活動,依托工業園區、行業協會、服務中心、信息平臺等渠道,精準匹配融資需求,提高金融服務獲得感。聚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,提升對集群內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質效。堅決落實“兩個毫不動搖”,牢固樹立公平授信理念,對各類經營主體一視同仁,做好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,深入挖掘有市場、有信用、有技術的民營優質客戶,加強民營制造業新客戶培育,依托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,深入推進“信易貸”工作,加大對民營制造業項目的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支持。
此外,5號文第九條提出銀行金融機構要加強企業走訪,依托工業園區、行業協會、服務中心、信息平臺等渠道,精準匹配融資需求,提高金融服務獲得感。
全球租賃業競爭力論壇專注于融資租賃行業,已落地走訪企查查、安東石油、揚帆船廠等活動,在轉型之際助力租賃公司業務規模落地。